福州茉莉花茶产业走上复兴之路

来源:本站原创 编辑:木槿花丶 发布时间:2011-10-27

鼎盛时期产量占全国六成以上

福州茉莉花茶历史悠久。据记载,茉莉花在西汉传入中国时就在福州落户,距今已有约2000年的栽培历史。福州的茉莉花茶制作,始于南宋,至明代时有了较大发展。清咸丰年间,福州茉莉花茶作为皇家贡茶,开始进行大规模商品化生产。

《中国名茶志》记载,福州茉莉花茶是茉莉花茶类唯一的中国历史名茶,新中国成立至今,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国家的外事礼茶,改革开放前,中国出口的茉莉花茶均为福州出产。

福州茉莉花茶首次辉煌始于19世纪中叶。当时,福州茉莉花茶年产量达1万吨,外国商人先后来福州开洋行,花茶畅销欧美和南洋。当时,福州有17家外国领事馆,福州泛船浦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港口。1872年,福州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机械制茶的地区。到上世纪30年代,福州茉莉花茶成为中国销量最大的茶叶品种。

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,由于注重创新和宣传,福州茉莉花茶迎来第二个鼎盛期,种植面积一度增加到10万亩以上,产品畅销全国各地,并出口欧美等国家。当时,福州建新镇、上街镇遍布茉莉花,因此被称为花乡、花屿,仓山区也因广种茉莉花而得“琼花玉岛”之别称。

记载数据显示,1987年~1995年,在省、部及全国花茶评比会上,福州茉莉花茶获奖30余次。当时,福州拥有花茶厂近千家,仅仓山区城门镇就有400家以上,全市产量达到8万吨,占全国产量的60%以上;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,出口量居全国之冠,产值超过15亿元。

政府扶持为花茶产业注入活力

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,由于不少个体茶厂以次充好、以旧充新,福州茉莉花茶品牌受到伤害,产业由盛转衰,市场不断萎缩。此外,由于存在种植基地被占用、产品制作工艺缺乏创新、文化资源挖掘不深、品牌宣传不足、消费观念引导不到位等问题,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受到了制约。

福州市委、市政府十分重视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。就在茉莉花茶遭遇发展难题时,市委、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,从地理标志、产业联盟、品牌运作、整体宣传等方面提升产业整体水平。

2006年3月份,福州市政府决定对福州茶叶产业发展投入100万元,其中对茉莉花茶投入25万元。为增加茉莉花的种植面积,福州市对茉莉花生产基地进行补贴,单位面积补贴100元。

 2009年,福州市采取5大举措重振茉莉花茶产业,包括恢复优质茉莉花生产基地,5年内种植0.2公顷茉莉花;成立福州茉莉花茶产业联盟,统一指导和协调全市茉莉花茶生产、销售的各项工作;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,对茉莉花茶生产加工的地域、茶叶污染物、农残限量等安全性指标作明确规定;在北京召开福州茉莉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新闻发布会,扩大影响力;结合三坊七巷名人、船政文化推出相关旅游线路,利用知名景点推广福州茉莉花茶文化等。

2010年8月,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成立,通过协会自律、政府监管以及百姓监督,全面提升茉莉花茶产品竞争力。

与此同时,福州茉莉花茶商标也逐步被保护起来。2008年1月,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对福州茉莉花茶核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;2009年9月,国家质检总局通过对福州茉莉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;2009年11月,农业部通过对福州茉莉花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;2010年3月17日,福建省地方标准《地理标志产品 福州茉莉花茶》正式发布,并于3月20日起实施。

分享到:
上一篇:河南红茶“三箭齐发”大步迈向世界   下一篇:2011中国茶品牌年度大奖即将揭晓
返回首页

更多>>相关文章

更多>>热门分类

绿茶
龙井|碧螺春|黄山毛峰|庐山云雾|蒙顶茶|六安瓜片|信阳毛尖
白茶
贡眉|白牡丹茶|白豪银针
青茶
铁观音|武夷岩茶|大红袍
黄茶
蒙顶黄芽|君山银针|皖西黄大茶
黑茶
普洱茶|六堡散茶|安化黑茶
红茶
祁门工夫|滇红工夫|川红工夫

更多>>精彩推荐

更多>>茶学文化

更多>>茶疗养生

网站首页 | 茶叶资讯 | 茶叶展会 | 茶市行情 | 茶学文化 | 茶叶分类 | 茶叶知识 | 中华名茶 | 茶叶产品 | 茶疗养生 | 茶具茶机